
这些2017年的新锐建筑设计体现了人们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愿望。
图片来源:REUTERS/Kim Kyung-Hoon
我们的人文景观一直在变化。2017年,最引人注目的建筑设计暗示了人们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愿望,并对超级城市的拥挤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未来主义的殖民地
如何建设自己的家园对人类看待世界的态度起到重大的影响。随着智能设备和技术进入到我们所居住的建筑中,建筑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将逐渐显露出来。尽管一些设计理念可能永远不会真的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但创新的设计正在逐渐萌发,而今天的模型就很可能成为明日的实景。
以下是今年一些最令人难以置信的设计:
受斐波那契螺旋的启发,人们设计出鹦鹉螺生态度假村。而利用无土栽培技术,这座建筑能让植物生长在墙壁之中。

在挪威海岸附近,有一个建议的海底餐厅。人们在挪威的海岸附近设计了一座海底餐厅,该餐厅还将设立一个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它的设计师说这是为了向挪威海岸和海洋的野生动物以及挪威南端的岩石海岸线致敬。在2018年初,这座餐厅就将正式开工。

由Oiio设计的纽约“大弯”( The Big Bend)是一座基于对纽约可用空间的不足而设计的拱形摩天大楼。尽管这座建筑物的基础面积相当小,但建筑物可以容纳极为众多的人数,而弯曲的造型又不会让大楼因为高度问题变得不稳定。

就算是集装箱住宅也在设计上得到了进化,而且它们在2017年也着实火了一把。2017年,极简主义与可运输住房的创意的蓬勃发展造就了一系列的新设计。下图中的房屋将于2018年在南加州开工建造。一方面,整体离开地面的高脚屋设计让它免受洪水侵扰,另一方面,指向不同方向的窗户让这座房子永远不必担心采光。

首尔的渡轮码头设计提案将创新建筑与绿色能源相结合。这些建筑看起来有点像蝠鲼,而这样的结构能够能通过太阳能和风能提供所需的全部能源。

这座看起来像是机动战士高达的翅膀的建筑其实是由内蒙古鄂尔多斯是委托Margot Krasojević设计的一座浮桥,这样的设计让它不仅能够折叠,甚至还能移动。

韩国设计师的集体为eVolo摩天大楼概念大赛设计了“巨型红杉摩天大楼” 。这种设计计划在巨大的树木内部建造摩天大楼,为人与自然和平共处提供了新方法。

尽管不是所有的设计都会变成现实,但是科学家们总是说,所有今日的畅想,都可能变成明日的现实。利用无土栽培、可再生资源以及先进的材料技术,这些建筑设计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将对我们的地球带来好处。
作者:Chelsea Gohd, Science Writer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博客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世界经济论坛博客翻译小组·刘博睿
责编:景嘉伊
世界经济论坛博客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