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原文刊载于世界经济论坛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印度的经济增速突然可以媲美中国,甚至后来居上

如果莫迪的改革最终失败,印度也会前途未卜

作为亚洲双雄,赋予中国和印度的传统形象恰如其分地代表了他们各自的发展进程。中国通常被称为“龙”,争强好胜但令人生畏。印度则通常被称为“象”,强壮有力但笨拙迟缓。

不幸的是,印度的这个形象太准确了。过去30年来,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一大新兴经济体;而印度总是吃力地跟在后面,在中国强势崛起的阴影下跌跌撞撞。当中国在激情燃烧中从一个贫穷、孤立的国家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印度的无限潜力仍未被激发,它的人民仍深陷贫困,它在国际舞台上依然难觅踪影。

如果同一家跨国公司的高管提到中国,你会看到他垂涎于13亿多日益富裕的消费者的样子。但如果提到印度,则会听到很多对践踏自由企业的官僚体制的抱怨。这就是为什么,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统计的数据,2013年外国投资者向中国投入了1240亿美元,而投给印度的只有280亿美元。

这一切即将改变。印度象将超越中国龙,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新兴经济体。根据2月9日公布的官方数据,2014年三、四季度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增长8.2%和7.5%,超过中国的增速。印度政府对于当前财年的GDP增长预期为增长7.4%,大大高于去年的6.9%。“形势正朝着有利于印度的方向发展,”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家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表示。“在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印度正在脱颖而出。”

诚然,这些令人瞠目的增长速度是印度统计人员对GDP统计方法进行了颇具争议且令人不解的调整之后的产物。但即使在此之前,一些经济学家就已经预测印度未来两年的经济增速将高于中国。这是因为两个国家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中国高速扩张的时代似乎即将结束。2014年,中国的经济增速降至过去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而许多经济学家预计中国经济增速还会进一步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到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从2014年的7.4%下降至6.3%。为回归健康发展,中国的决策者正努力推进至关重要的经济结构调整,从投资拉动型增长过渡到消费驱动型增长——这个复杂棘手的过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另一方面,印度依然还在发射台上,等待真正的经济腾飞。即使经过20年稳扎稳打的经济增长,与中国相比,印度依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印度的经济总量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近四分之一的印度人仍然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而中国只有6%。印度企业取得的一些成就令人刮目相看,尤其在IT服务方面,但仍没有像中国产业那样给全球经济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是政治的产物。中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打破了苏联式的经济体制、向民营企业及外商投资敞开大门,而印度直到1991年才开始对国家主导的经济实施自由化,废除了所谓的“许可证统治”(License Raj),即一种让政府得以控制企业的严密监管网络。但印度的改革并没有走多远。许多印度政客依然不信任自由市场和外国公司,使改革陷于无休止的争论和抗议声中。

这就导致两个经济体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在中国,工厂和摩天大楼在专制体制的效率下拔地而起;在印度,重大投资项目则因官僚体制而停滞不前。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印度却和可以创造就业和出口的大规模制造业失之交臂。随着本世纪初几年改革蹒跚不前导致印度经济增速出现下滑,外界对印度经济前景的信心出现恶化。与此同时,印度的决策者往往因为过于纠缠于政治的纷争而无暇分身解决这些问题。

不过,现在有一种崭新的、乐观进取的精神洋溢在新德里。在去年5月的大选中,无能的印度国大党执政联盟被选民抛弃,印度人民党以绝对优势胜出。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已经重启印度的自由市场改革进程,目标是激发中国式的投资热潮。去年9月,他还发起了“印度制造”运动,以咆哮的雄狮作为标志,打算把印度打造成可以匹敌中国的制造业强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放松了复杂的征地法规,以利于大型项目的建设,并精简了政府审批的繁琐流程。他还提高了外资在保险等行业的股权上限。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的经济学家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乐观写道:莫迪领导下的印度“已经在朝着启动投资周期的方向前进,我们认为促进投资的改革还将继续。”

印度也正迎头赶上那些帮助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与很多亚洲国家相比,印度的互联网和电脑普及率还很低,但新技术正越来越深地渗入印度社会,这将会大大促进生产力进步。高盛预计,到2018年,印度网民数量将增长近三分之二,达到4.1亿。相比于中国,印度还拥有人口结构优势。因为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劳动力规模正在萎缩,这会拖累经济增长;而印度的劳动适龄人口规模正在迅速扩大,这将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莫迪的改革加上新的GDP统计方法,可能推动印度经济增速达到中国那样的水平。汇丰(HSBC)的初步估算显示,印度下一财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8%左右。不过,若要像中国过去几十年那样维持这样的超高增长,仍有很多工作要做。“说到底,问题在于印度的改革进程是否足够深远,”康奈尔大学的普拉萨德说。“这是一个未知数。”

莫迪尚未启动一些至关重要、但在政治上非常敏感的改革——其中最关键的是劳动法改革,这些落后的法规不仅抑制了就业创造和员工培训,也吓跑了很多制造企业。要推行这些备受争议的改革,他必须克服来自工会、公务员和顽固政客的持续抗拒。虽然莫迪和他的盟党在议会下院拥有多数地位,但议会上院仍被反对党控制,他们已经在给莫迪的改革措施使绊儿。莫迪的印度人民党在德里的地方选举中输给了一个反腐败的小党派,也说明他的政治地位远非牢不可破。而且作为印度人民党的骨干,印度教民族主义者随时有可能兴风作浪。如果莫迪改革失败,印度也会前途未卜。

即使改革努力得以持续,印度爆发式的增长仍可能无法媲美中国以前的成就。由于更为分权化的治理体系和喜欢争论的政治文化,在跟中国一样力争成为工业强国的过程中,印度可能无法号令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印度经济远远落后于中国,可能需要几十年的高增长才能真正赶上。研究公司Oxford Economics预测,到2030年,印度人均收入仍将低于中国现在的水平。这意味着印度的崛起可能没有中国那样的全球影响力。“印度的增长速度可能超过中国,但并不意味着会有同样的影响力,”汇丰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表示。

这不一定都是坏事。或许印度能够以一种比中国更加可持续、更加均衡的方式发展,不会因为极速扩张而催生过度浪费和环境退化。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欧洲和日本经济陷于停滞、俄罗斯和巴西等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处境艰难的情况下,全球经济需要一个不断强大的印度充当可靠的增长支柱。我们都应该期盼印度象终于开始发力。


本文由商业周刊中文版推荐

作者:Michael Schuman是一位专注于亚洲经济发展的记者。

 
话题:



0

推荐

达沃斯博客

达沃斯博客

1014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本博客为世界经济论坛中文博客在财新网的镜像博客。这里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人士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