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原文刊载于世界经济论坛,转载请标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过去数千年中,人类向城市聚居的趋势从未改变;而在可预测的未来,全球城市化进程也将继续发展下去。许多人选择移居城市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多数人都选择居住在工作地点所在的城市。

现在,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联合国的预测数据 认为,这一比例将在2050年前后达到66%,这一增量的九成将来自亚非两大洲。

世界上最拥挤的城市

联合国人居署的数据显示,全球最拥挤的城市当属孟加拉国的首都达卡,那里的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4.45万人。全球最拥挤的十座城市中,六座位于亚洲、三座位于非洲,一座来自南美洲。

为何人们选择移居城市

人们选择移居城市的各种动力,可以被大致分成“推力”和“拉力”两大类。“推力”就是当前的生活环境促使人们离开现居住地的因素,而“拉力”则是那些新的居住地吸引人们移居的优势。

多数场合下,就业机会和收入会同时出现在“推力”和“拉力”当中:毕竟在城市中找到高收入工作的机会要远胜农村。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何如此多的孟加拉人选择移居达卡。

同时,移居动力中还有各种历史原因。人多势众更加安全的传统思维,和居住在岛屿上的居民在自然条件的限制下不得不集中居于一处等其他原因,也在发挥作用。

城市生活的影响

就算在很多大城市中,拥挤不堪的平民窟还是屡见不鲜。最贫穷的城市居民不得不住在最拥挤的城区内,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活。

尼日利亚最大城市内罗毕仅5公里之外,就坐落着非洲最大的贫民窟基贝拉。穿行而过的乌干达铁路和两侧的简易窝棚相隔不过几公分。而印度孟买的达拉维平民窟人口密度更加惊人,达到了每平方公里超过20万人。

而在城市的另一边,较富裕的阶层正享受着城市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

城市环境密度更高意味着出行更便捷、公共交通利用更方便、行程更短。现代高层大楼的兴起,更为城市居民创造了更大的居住空间。

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一分子固然尤其好处与劣势。然而,人们的总体生活质量如何,最终还是看他们自己有多少钱。

作者:Callum Brodie, Formative Content。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达沃斯博客翻译小组·钟源
责编:刘博睿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博客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话题:



0

推荐

达沃斯博客

达沃斯博客

1014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本博客为世界经济论坛中文博客在财新网的镜像博客。这里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人士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