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原文刊载于世界经济论坛,转载请标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机器人正在各行各业收获人们的关注。一些专家和业内大咖正在关心机器人是否将取代人类的工作;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不会终于有一天机器人将奴役人类、或者干脆毁灭人类社会呢?

机器人与人类相异的地方,并不仅有那些我们肉眼可见、或天天谈论的东西。我们应当对机器人的发展抱持合理的担忧。

想象一下你来到了巴黎的布朗利河岸人类学和人种学博物馆。当你在展品中穿行时,必将会不自觉地来到某一个展区。走着走着,你会感觉前面的展品带来的将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你慢慢的走过去,把头转向了那件展品。当你认出那件展品的时候,一种奇怪的感觉会油然而生。随着四周的视野逐渐变得清晰,你认出了面前的展品并不那么像人类——一阵恐惧袭来了。

你看得越清楚,那种恐惧感就会越强。你终于认出了眼前的展品是一尊人造躯体,一座名为“贝伦松”的机器人。这座机器人因立陶宛裔美国艺术批评家和历史学家伯纳德·贝伦松得名,由机器人学家菲利普·戈塞尔和人类学家德尼·维达尔制造。自2012年起,“贝伦松”就成为了布朗利河岸博物馆的人类学实验的一部分

和“贝伦松”见面的不适感让你不由得战栗起来,你后退了几步,离那个机器远了一点。

“恐怖谷”

机器人学界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发现了这一情感。最初发现这一现象的日本学者森政弘将其命名为“恐怖谷”理论。森政弘认为,如果机器人的外表类似人类,我们就会自然地认为他们的行动也应当和人类一样。

但当机器人向我们展现他们机械的一面时,我们就会感到不适,坠入到森政弘定义的“恐怖谷”区间中。这时人们对待机器人的态度与对待僵尸类似。

“恐怖谷”理论无法被系统性的证实,但我们见到类人型机器时的反应也确实带有不理解和好奇的成分在内。

举例来说,布朗利河岸博物馆里的“贝伦松”就可以诱发博物馆参观者的反常表现。这让我们更加怀疑:我们连和人类进行深入的交流有时都很困难,又怎么能和机器人建立情感关系呢

由于我们可能不了解机器人有没有自主意图,我们面对它们时就不得不小心翼翼。如果确实如此,我们在和机器人交流前就必须搞清楚它们是什么,以及如何与它们建立最基本的共同理解。因此我们会经常在布朗利河岸博物馆,看到游客试着和“贝伦松”聊天、或者直面它们、或者观察它们如何感知周边环境。

来到博物馆的游客,大多会选择各种方式和“贝伦松”展开交流。能够看出,作为人类,我们面对机器人时会确立或临时或永久的沟通战略。而人们与机器人沟通时的社会表现,也会在人与人沟通时出现。因此我们应当认为:人类与机器人沟通时,实际上会在机器人身上投下人类行为学的影子。

社交互动

一支跨学科研究团队最近开始了对这些互动行为的多方面研究。具体而言,他们观察的是我们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为机器人赋予意识和智能的那个时刻。

基于人类和机器人台灯互动的PsyPhINe project 正是因此而生的。这一计划旨在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人类对拟人性机械的倾向性。

研究人员发现,当用户逐渐适应了机器人这一“奇怪”的存在之后,他们通常都会对台灯展开社交行为。在一个用户受邀和机器人一起玩的游戏中,研究人员发现用户会对机器人的动作做出反应,有时还会和它说话、或者吐槽它的行为。

我们经常认为“不信任”是我们面对机器时的第一反应。因为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机器人的躯壳之下究竟藏着什么、它们有着什么样的功能、以及它们的目的是什么。机器人的世界离我们太过遥远了。

但这种不信任很快就会消失。如果人们没有马上从机器人面前逃跑的话,通常大家都会寻求和维持沟通的可能性。多数人会依赖以前和宠物等其他非人类生物的过往交流经验,来和机器人沟通。

一言以蔽之,我们人类不仅被自己发明的科技所震撼,同时也对科技的产物充满了猜疑心呢。

作者:乔弗里·贝克尔(Joffrey Becker是法兰西公学院社会人类学实验室的人类学专家。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与The Conversation合作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翻译:世界经济论坛博客翻译小组·钟源
责编:刘博睿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博客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话题:



0

推荐

达沃斯博客

达沃斯博客

1014篇文章 5年前更新

本博客为世界经济论坛中文博客在财新网的镜像博客。这里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人士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