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论坛,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来研究创新、创业这样的概念,特别是在整个欧洲的大环境下。

在研究里,我们粗略的把创业分成三个阶段,一是“起步”即有创业的意愿;二是“着手”,即把企业建立起来;三是“规模化“。每个阶段都同时受到个体因素和宏观环境的双重影响,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框架来看中国的情况。

先看第一个“起步”阶段,中国的情况还不错,整体大环境有利于创业。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大众创业的措施。另外,在对144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中国排名第28,是新兴经济体里排名最高的国家。但是一看细节,比如注册企业的流程,中国的排名就掉到了123名。这说明政府鼓励创业的具体措施还需要落实,才能给创业者带来真正的实惠。

efficiency

 

数据来源:2015-201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

而在个人因素这一块,我觉得中国要做的还很多,特别是在创业文化方面。很多人想创业,但他们都有对失败的恐惧,他们会怀疑自己如果真的创业了,是不是能好做呢?我每次都和年轻的中国创业家们讲,失败是最重要的,失败能够让你吸取教训,要努力克服对失败的恐惧。

再来看创业的第二阶段“着手,中国在宏观和个人两个层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它在资本获得这一块做得很好。比如说风投的资助,中国排名16位,所以获得资本在中国并不是一个问题。

VC

数据来源:2015-201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

但是在个体因素这一块,对如何有效地利用资金的技能培训还需要提高。我知道中国现在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些相关的培训。但我们认为,更早地对学生和年轻人进行创业方面的培训,会对年轻人的创业技能有很大的帮助;诸如JA中国这样致力于青少年职业、创业和理财教育的非营利教育机构还可以更大规模的开展。

最后我们来看”规模化“阶段,中国现在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不仅是华为、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公司,还有更多正在兴起的公司,全球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年轻的创业家来说,他们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典范。

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通过与大企业合作,实现了增长和创新双面的红利。在我们的全球成长型企业社区中,如何与大企业合作就成为了他们在新领军者年会中最主要的战略布局。

 


作者:艾德维是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首席代表

本文由达沃斯博客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世界经济论坛博客是一个独立且中立的平台,旨在集合各方观点讨论全球、区域及行业性重要话题。